躁鬱症(雙極性情感障礙):認識、診斷與治療指南
- 譚詠康醫師

- 2024年11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躁鬱症,也稱為雙極性情感障礙,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,會導致情緒、精力和活動力出現極端的波動。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經歷從極度興奮到深度憂鬱的情緒轉換,這些情緒起伏往往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。
什麼是躁鬱症?
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,其特徵是情緒波動於兩個極端:躁期和鬱期。在躁期,患者可能感到異常亢奮、精力充沛;而在鬱期,則會陷入深深的憂鬱和絕望之中。這種情緒起伏遠超過一般人的喜怒哀樂範圍,且持續時間更長、影響更深。
躁鬱症的主要症狀
躁期症狀:
情緒異常興奮或易怒
精力充沛,睡眠需求減少
說話速度加快,思緒飛躍
自尊心過度膨脹
容易分心,注意力難以集中
從事高風險活動(如揮霍、賭博)
衝動性行為增加
鬱期症狀:
持續的悲傷、空虛或絕望感
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
食慾改變,體重顯著增減
睡眠障礙(失眠或嗜睡)
疲倦感和精力不足
無價值感或過度罪惡感
自殺意念或行為
躁鬱症的診斷與評估
躁鬱症的診斷需要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進行完整評估,包括:
詳細的病史詢問
症狀評估量表
身體檢查
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查
醫師會仔細評估患者的情緒變化模式、症狀持續時間、嚴重程度,以及這些症狀對生活的影響程度。
治療方式
躁鬱症的治療通常需要多管齊下,包括:
藥物治療
情緒穩定劑(如鋰鹽)
抗精神病藥物
抗憂鬱藥物(需謹慎使用)
抗焦慮藥物
心理治療
認知行為治療(CBT)
人際關係與社會節律療法
家族治療
心理教育
生活型態調整
規律作息
健康飲食
適度運動
壓力管理
避免菸酒等成癮物質
生活照護與預防復發
為預防症狀復發,患者及家屬可採取以下措施:
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
建立日常生活規律
避免過度疲勞和壓力
定期就醫追蹤
堅持服藥不中斷
學習識別早期警訊
建立支持系統
家屬該如何協助?
家屬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:
了解疾病相關知識
保持耐心和同理心
協助監測症狀變化
鼓勵規律就醫和服藥
提供情緒支持
在危急時及時求助
結語
躁鬱症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,但經過適當的治療和照護,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狀,過上穩定的生活。及早發現、及時就醫、持續治療是康復的關鍵。若您或親友出現相關症狀,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。
求助並不可恥,這是邁向康復的重要一步。透過專業的醫療團隊協助、家人的支持,以及病友間的經驗分享,躁鬱症患者一樣能夠擁有美好的人生。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