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思覺失調症:放下誤解,給孩子一個機會

「醫師你確定嗎?我孩子只是憂鬱症吧?」這是我在診間常聽到的一句話。當我提到「思覺失調症」這個診斷時,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懷疑,甚至抗拒。他們擔心這是個「怪病」,覺得孩子只是「心情不好」,靠著「想開一點」就能好起來。然而,事實並非如此。


思覺失調症並不是什麼神秘或可怕的東西,它是一種大腦訊息處理出現問題的疾病。就像糖尿病是胰島素失調、高血壓是血管調節失衡一樣,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(如多巴胺)失衡的結果。它不是意志力薄弱,也不是單靠「放鬆心情」就能解決的問題,而是需要專業醫療介入的健康狀況。根據統計,這種疾病在男性中特別容易在15-25歲之間發病,正值青春期的轉換階段。患者可能會聽到不存在的聲音(幻聽)、產生不真實的想法(妄想),或是思緒變得混亂,但這些症狀並不代表孩子「壞掉」或「沒救」。


早發現、早治療是關鍵。研究顯示,若能在症狀初現時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與心理支持,許多患者能大幅改善,甚至回歸正常生活,重拾學業或工作。然而,社會對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卻往往成為治療路上的絆腳石。許多家長因為害怕「標籤」,選擇否認孩子的病情,甚至抗拒就醫。這就像感冒發燒時不看醫生,只會讓病情惡化,身體更虛弱。


思覺失調症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的誤解。當我們放下成見,用科學的態度看待它時,就會發現它只是人生中的一道挑戰,而非絕望的終點。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類似困擾,請不要猶豫,尋求精神科專業協助。給孩子一個機會,也給家庭一個重新開始的可能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為什麼有時你感覺不到疼痛

最近門診遇到一些患者,他們跟我分享某些情況下明明受了很嚴重的傷,卻當下感覺不到疼痛,等事情過後才發現自己受傷了,感到非常驚訝。 這樣的現象,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就被軍醫 Henry Beecher 注意到了。有些士兵在戰場上受了極為嚴重的傷,甚至失去了部分肢體,卻一點也感覺不到...

 
 
 
tPBM治療病理性恐懼與強迫症

[臨床筆記] 昨晚遇到一位疑似強迫症的患者來就醫, 症狀是害怕糖,加了糖的東西都會不敢碰,碰到之後會洗手洗很久。 而且也有失眠的困擾。 長期在南部某有名自費診所就診5年。 因為距離太遠,而且想試試看健保的服務,因此過來就診。...

 
 
 
心理治療與迷幻藥

最近有患者問我:「醫師,聽說迷幻藥物輔助心理治療很有效,這是真的嗎?」 其實近年來,關於迷幻藥物輔助心理治療(例如使用裸蓋菇素Psilocybin、搖頭丸(MDMA、LSD)或死藤水Ayahuasca)的研究越來越多,但這些研究中,對於「心理治療」部分如何進行,並沒有一致的...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