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覺失調症的腦部結構
- 譚詠康醫師
- 3月2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最近有個大型國際研究分析了超過六千位患者的腦部影像,發現思覺失調症在不同患者的大腦結構上有明顯差異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每個患者的症狀會有這麼大的不同:
有些患者以幻覺、妄想為主,有些患者則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。
大腦某些區域(如大腦皮質的厚度和表面積)在患者之間的差異很大,可能與每個患者的個別症狀有關。
但有趣的是,患者在前額中部區域的腦部摺疊模式卻出奇地相似,這代表此區域的發展可能在幼兒時期就已固定,較不易受到後天影響。
換句話說,思覺失調症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,而是多種不同的亞型,每個亞型都有各自的神經生物學特徵。因此未來的治療,必須往「精準醫療」的方向發展,針對每位患者的大腦特徵提供客製化的療法。
所以,面對思覺失調症,我們不該再用同一把尺衡量每個患者,而是更細緻地理解每個患者獨特的大腦與症狀,才有機會提供更好的治療與支持。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