倦怠,其實只是內心在告訴你:該轉彎了
- 譚詠康醫師

- 2月1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有時候,你是不是會覺得自己像手機只剩最後 1% 電量,螢幕暗淡,反應遲鈍?這不僅僅是累,而是一種徹底的心力透支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職業倦怠」。
倦怠不只是壓力大那麼簡單
大家總以為壓力大、忙碌就是一切,但實際上,倦怠遠比單純的壓力來得深刻。當你發現那些曾經讓你充滿熱情的事情,現在變得索然無味,即使每天還在忙忙碌碌,心裡卻越來越空虛,那就是倦怠在作怪。就像許多醫生一開始是因為熱愛病患而選擇這行,結果卻被繁瑣的文書和各種制度搞得失去了當初的那份感動。
為什麼光靠硬撐不行?
意志力雖然能讓你堅持一段時間,但它畢竟有限。打個比方,跑馬拉松時,如果只是靠硬撐,早晚會累垮;而如果能找回跑步的初衷和熱情,你就會發現自己還能跑得更遠。所以,當你發覺自己只是在逼著自己往前走,而內心已經沒有那份熱情時,該停下來問問自己:我到底在為什麼而努力?
倦怠:不是警告你的「噩耗」,而是轉機的開始
就像車子儀表板上亮起的檢查引擎燈,並不代表車子馬上就會壞,而是提醒你該檢查一下。倦怠也是這樣,它告訴你:現狀已經不行了,需要好好調整。也許你投入太多精力在一些已經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上,又或者是外在環境變了,讓你失去了原本的動力。這時候,僅僅休息或自我照顧可能不足以解決問題,真正需要的是「調整方向」,找回那份能讓你心動的力量。
怎麼重拾信心,走出倦怠?
其實,解決倦怠的關鍵在於學會相信自己,並勇於改變現狀。具體來說,你可以試著:
冷靜盤點現狀:當你覺得心累到爆,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,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?是環境變了?還是自己早已不再喜歡這樣的生活?
勇於轉變:當發現某些事情不再適合自己時,不必固執地硬撐,嘗試做出調整,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。
把重心放回自己:多關注那些能讓你感到充實、快樂的事情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界的認可。
幾個小建議,讓你找回活力
正念練習:每天早上花幾分鐘,問問自己今天最需要什麼,讓自己能夠感覺舒服一些。這可以是一個小目標,也可以是一段獨處的時光。
深呼吸放鬆:試試 4-7-8 呼吸法:吸氣 4 秒、屏息 7 秒、呼氣 8 秒,重複幾次,讓自己暫時放下心頭重擔。
尋找小確幸:試著把「今天我必須做什麼」換成「今天我有幸能做什麼」,哪怕只是一個讓你會心一笑的小活動,也能重新點燃那份久違的熱情。
結語:倦怠不是終點,而是轉折點
職業倦怠並不是你走不下去的理由,而是內心發出的信號,提醒你該停下來好好檢視自己。當你學會相信自己,並勇敢做出改變時,就能從這段低潮中走出來,迎接一個更有意義、更充滿活力的新開始。
你是否也該停下來,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呢?
文章出自 Psychology Today



留言